close

  本文來自證券時報

  [凌波微言]

  監管層應對獨角獸概念股的炒作進行理性引導,對無實質內容、只是蹭熱點的上市公司進行嚴格監管。

  朱邦凌

  富士康僅用36天閃電過會,成為第一隻藉助IPO綠色通道上市的獨角獸。不少機構認為富士康上市后總市值有望達到6000億元甚至7000億元,這一估值可能過於樂觀。

  投資者對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與獨角獸雙重概念的追捧,可能使其上市后獲得較高估值溢價。這種情況,讓我們不禁想起了上市不久的另一隻獨角獸360。當周鴻禕身穿紅衣敲鐘慶祝360正式回歸A股這一標誌時刻時,360股票卻以兩度跌停回應。

  360是中概股回歸的代表,同時也是在A股率先上市成功的「獨角獸」企業,具有示範意義。360作為A股為數不多的巨型科技股,它會成為大眾期望的新BATJ嗎?透過360借殼重組的過程,投資者應吸取哪些教訓?隨著獨角獸IPO綠色通道的開啟,投資者如何理性投資即將上市的富士康、寧德時代等獨角獸企業?

  目前市場對360的市值有所爭議,認為它的營收無法支撐目前龐大的市值。2月28日,360正式在滬市上市,開盤前市值4277億元,目前市值3376億元。市值已是網易的兩倍,約等於京東,接近百度。而奇虎360在美國退市時市值僅93億美元,約合646億元人民幣。拆分企業安全業務回歸A股后,粗略計算市值翻了7倍。

  從A股新經濟公司的稀缺來說,360有所溢價也是合理的。但大幅溢價,確實也包含了A股投資者的非理性因素和遊資機構的炒作因素。360成功創造了A股最高的市盈率之一,可以說達到了令人炫目的「市夢率」。

  不出意外,回歸A股的360將經歷漫長而殘酷的估值回歸。樹終究不會長到天上,市場有效性原則不會永遠缺席,過度的投機炒作最終將有遲鈍者和痴迷者付出代價。那麼,360為代表的中概股回歸給投資者什麼教訓?下一步中概股回歸依然不少,我們如何避免重蹈覆轍?

  雖然優質境外上市中企回歸會為A股注入新鮮血液,為A股帶來更多的新興產業投資標的,投資者將有更多的選擇,但中概股借殼回歸極易引發殼資源概念股的熱炒。幾乎每一個中概股的回歸,都引起了市場對借殼的強烈預期和遐想,不少機構和投資者早早就分析哪個公司會被借殼,以便潛伏買入大單下賭注。在360回歸前後,市場甚至出現了專的360借殼概念、參股360板塊。這一板塊包含十幾隻股票,藉助360回歸的進展,此起彼伏地不斷炒作。

  當年,率先回歸的暴風集團股價從7元飆升到最高327元,創造了36個漲停板的紀錄,市盈率一度達到千倍。巨人網路在美PE只有8倍,市值只有132億元,借殼世紀游輪之後總市值一下就達到1282億元,PE過百。可此後,這些中概股都經歷了漫長的估值回歸過程。暴風集團由於業績暴跌、炒作過度等原因,最終還是無法避免走下神壇,至今下跌了90%以上,股價只剩下當初的零頭。

  投資者參與回歸的獨角獸,也要當心的是部分公司股東大肆減持套利,防止成為接盤俠。分眾傳媒以151.9億元減持額當上2017年A股「減持王」,四位股東累計減持次數達49次,很能說明問題。

  另外,投資者還需理性參與獨角獸概念股的炒作。目前,A股獨角獸概念股已經多達200多隻。多家上市公司還在投資者平台等渠道主動發佈消息,宣布參股、供貨商等信息,試圖蹭熱點。這種情況,實際上與前一階段眾多上市公司蹭區塊鏈熱點如出一轍。真正的獨角獸企業在A股上市還八字沒有一撇,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概念股已經雞犬升天。監管層還需對獨角獸概念股的炒作進行理性引導,對無實質內容、只是蹭熱點的上市公司進行嚴格監管。

  (作者系資本市場研究人士)
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80312/26091654.htmlarmani exchange 專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夢菱拜視計只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