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健康醫療網/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)一名正要考大學的17歲高三女學生,因升學壓力大,出現咬甲、摳甲、摳皮膚等行為,手指甲摳的參差不齊、皮膚也摳破出現傷口,母親發現症狀越來越嚴重,女兒已10隻指頭都有小撕裂傷,心急之下前往精神科求診。醫師先做自律神經、性格的檢查,確診為焦慮症,發現她是一個害羞、內向又易焦慮的高中女孩,除了傷口讓皮膚科治療以外,也提供藥物、深度協談,經3個月後治療已痊癒。

開業精神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,咬指甲是一種碰到焦慮的情況,需要解除焦慮的一種常見的方式,心理的焦慮狀態影響生理所產生的行為,類似的行為像是抓頭髮、摳指甲、摳皮膚等,依每個人不同而有所差異。人生階段是由前因後果而來,焦慮疾病或是強迫症是與口腔期、肛門期有關,口腔期如果未被滿足,長大後較易無安全感,一感到焦慮就會啃咬指甲紓解。肛門期則是受到過度的訓練與要求,一定要在定點的地方上大、小便,如果沒辦法配合就會受到過度處罰,這些類型的人會比較容易產生焦慮、神經質性格。

神經質性格的人是對周遭所處的事物產生過度敏感、胡思亂想、想東想西等思維,進而產生焦慮的情緒。有些人是體質本身就易焦慮,如完美主義性格也有此傾向,因此會產生設法減輕焦慮的咬甲行為。過度咬甲最常見是有傷口發生感染、指甲形狀怪異導致被他人取笑,甚至有社交恐懼不敢與人握手,進而影響人際關係。

楊聰財提醒,生活上人總會碰到焦慮的情況,需要尋找用其他方式替代減緩情緒, 如平日練習腹式呼吸減壓法,或是藉由與人交談、聽音樂,而不是藉由猛咬指甲、抓頭髮、摳皮膚,也可利用彈橡皮筋紓解情緒或是做別的事轉移焦慮不安的狀態。如有焦慮症狀加劇須尋求專業醫師協助,盡快找到壓力來源學習紓解與正向面對,才能雙管齊下藥到病除。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升學壓力轉焦慮-女高中生摳甲成病態-021800264.htmlLV LV包包 LV皮夾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夢菱拜視計只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